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何军)新疆电 9月4日,走进团结镇西海子村村民热合曼·艾白都拉的果园内,一棵棵杏树连成片,三两成群的黑腿鸡在林间四处吃草、觅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热合曼发现很多县城居民经常开车到农村购买原汁原味的土鸡、新鲜的土鸡蛋,这些土家农产品很受市场欢迎。于是,今年5月份,热合曼购入了500多只鸡苗、200多只鹅苗散养在果园里,在他的精心照顾下,一只只鸡、鹅长得体格强健,灵动活跃,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
“一只鸡在2公斤—4公斤不等,母鸡价格80元左右,公鸡价格要稍微贵一些。散养的鸡肉质紧实,口感好,很多都是回头客,这一批鸡快销售完了,明年我还要考虑扩大养殖规模。”说起自家的散养鸡热合曼有了更多的盘算。
林下养殖减少了种养成本,出栏的家禽绿色无公害,营养价值高,销售价格好,同时,排泄物也为果树提供了原始肥料,促进果树生长,使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进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团结镇孔畔村村民张磊10亩地的果园内,种植了蟠桃、杏子、西梅等10多个品种的果树,从6月份至10月份陆续都有果子成熟。张磊在发展采摘经济的基础上,在果园内散养了100多只鸭、鹅,实现了一地多收。
顾客古丽尼格尔·库尔班说:“我们特地从县城过来买两只土鹅,果园散养的土鹅,肉质有嚼劲,吃着也健康,现在正值西梅、恐龙蛋成熟,还能顺便采摘些新鲜的果子。”
近年来,团结镇遵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林下养殖、庭院林禽结合的产业模式,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新路子,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接下来,团结镇将继续加大力度,扶持生态种植、养殖产业,提升土地综合效益,实现“生态+产业”双赢。(通讯员:高莎莎 马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