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田亚东)新疆电 随着春节临近,梨城乡村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逛巴扎、买年货,乡村集市热闹非凡;蔬菜大棚里菜农精心管理抢抓春节市场;写春联送“福”字,传统文化滋润民心;过个欢乐文明年成为梨城乡村新风尚。各族群众在浓浓的烟火气中迎接龙年新春,共同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好年景。
乡村巴扎年味浓
不用去市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备齐年货。
春节临近,库尔勒市各乡镇的巴扎日变成了村民买年货的聚集地。走进哈拉玉宫镇吉格代巴扎,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浓浓年味扑面而来。集市上,瓜果蔬菜、鸡鸭鱼肉、日用百货、特色美食、节日饰品等丰富的年货,令人应接不暇。“在这里既能购买年货,又能观看表演,感受一下年味很开心。”游客帕热扎提•克依木说。

趁着离家近、人流多,本地群众也纷纷搬出“土特产”就近摆摊营业。居民吐尔地·克依木就准备了一些手工制作的菜籽油到巴扎上来卖。“今天顾客特别多,生意还不错,能有800元左右的收入。”吐尔地·克依木招呼着前来购买的顾客,喜笑颜开。
普惠乡的巴扎日,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龙虾、博湖草鱼、牛羊肉、瓜子、花生、糖果等应有尽有,不少居民前来精挑细选,现场吆喊声此起彼伏。“离过年还有十多天,我们一般提前就把肉、水果和干果等年货都买上,为过年做好准备,巴扎上卖的东西多,品种特别丰富,逛一圈,年货都基本买齐了,不用到市里去采购了。”居民王天军说。
生产销售忙备战“春节档”
库尔勒香梨因其品质佳、口感好,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列入“年货清单”。春节前夕,恰尔巴格乡恰尔巴格村艾合买提·肉孜保鲜库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挑选香梨、套网袋、装箱、打包,将销往全国各地的库尔勒香梨装上半挂平板车。
冷库负责人艾合买提·肉孜说:“随着春节临近,香梨销量不断增加,我家冷库存储的香梨基本上都是村里种植户家的香梨,销售出去村民就有收入,大家都能实现经济增收。”
在库尔勒市的“菜园子”英下乡,有着1800余个独立蔬菜温室大棚。为春节市场提供品质优良、花样丰富的各类蔬菜,菜农早早就对各种蔬菜的种植品种、种植数量、种植时间做好规划。主要以毛白菜、毛芹菜、生菜、快菜、油麦菜、香菜、小葱等短、平、快的叶类蔬菜为主。菜农每日穿梭在各个大棚,精心管护抢抓春节市场。
文明新风增添别样年味
春节还能怎么过?库尔勒各乡村解锁了一系列文明过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要弘扬勤俭节约中华美德,做到节俭过节、务实过节。”在和什力克乡,宣讲员们拿着倡议书走进个体工商户、农贸市场以及居民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欢度佳节文明同行倡议书》,呼吁群众摒弃“爱面子”“讲阔气”“讲排场”等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号召群众文明用餐、定量用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过一个文明节俭、欢乐祥和的春节。
阿瓦提乡阿克艾日克村妇联组织开展了“干干净净美庭院红红火火迎新年”活动。倡导居民群众自觉清理庭院外卫生,让房前屋后“靓”起来,以家风带动村风,以良好的环境和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春的到来。
“把家里收拾的漂亮一点,我们干干净净过大年。”村民早拉古丽·买买提说。
在和什力克乡中华文化园,库尔勒市书法家协会的老师现场挥毫泼墨,为群众送春联和“福”字;在普惠乡,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将一幅幅寓意好、兆头好的新春对联送到居民家中。“社区送的春联和自己买的春联,感觉完全不一样,这副春联更有意义,回家我就贴上。”居民阿衣先木·艾合麦提说。(通讯员: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