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田亚东)新疆电 近日,在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电烙画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起稿、勾线、熨笔等操作。

“电烙画课程以学习烙画的历史、欣赏烙画为主,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烙画知识,感受烙画艺术的奇妙,培养学习烙画的兴趣,学习观察卡通画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教师刘秀英说。
近年来,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不断优化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设木屑画、电烙画、篆刻、刺绣、软陶等21个特色课程,涵盖艺术、体育、探索、非遗等多个领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各展所长、各得其乐。
“服装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以及文化交融的需求与趋势……”服装设计课中,教师常雅琦正在和学生讲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及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课堂上,通过结合不同民族的服装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地理条件下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人物系列主题服装的设计中,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服装设计与人物性格特点的联系。
食品加工课程以库尔勒香梨为主题,通过观察、劳动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制作香梨棒棒糖、香梨汁等食品。石油淬炼造物课上,教师通过动手拼装采油机模型及制作肥皂小实验等课程内容,使得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勤俭、奋斗、创新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库尔勒市第六小学学生仝雨馨说:“木屑画课上,我学会了用木屑制作胡杨画,感受到了新疆特色,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非常有趣。”
此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为期3周,以“涵养劳动精神·锻造时代新人”为主题,库尔勒市学校四、五年级学生3580人参加研学活动。
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综合业务室主任鲍瑛说:“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今后我们的课程设置将会持续注重青少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搭建更加广阔的实践教育平台。”(通讯员:孙诗涵 冯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