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何军)新疆电 为有效解决农用残膜对耕地土壤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助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连日来,墩阔坦乡坚持“早”字当先,充分发挥各级党员的力量,全方位、多形式动员全乡种植户开展残膜回收工作,清除白色垃圾,为农田“清肺排毒”。

11月10日,在墩阔坦乡霍尔加村种植户陈宝军已采收完的棉田里,一台大型拖拉机牵引着残膜回收一体机正在“卖力作业”。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棉花地里的棉秆不仅被粉碎还田,农田残膜也被机器快速卷起,集中回收到后置的仓储箱里,机械所过之处干净、平整。
陈宝军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说:“以前,用的是薄地膜,不易回收,残膜留到地里,不仅影响产量,还污染环境。今年家里的2500亩棉田全部采用0.015毫米的高强度厚地膜,使用残膜回收一体机,比过去人工清理省时、省心又省力,清理的还干净。”
据了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易分解,影响土壤中水、气、肥运移和微生物活动,导致土壤物理性状变差,抑制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产量。经过捡拾,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地污染,提高出苗率及产量。
“残膜回收是打好净土保卫战、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耕地可持续生产的基础。目前,全乡19万余亩农作物残膜回收已全面开展。下一步,墩阔坦乡将继续把握好回收质量、时间、进度,按照‘谁使用、谁回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全面推进残膜回收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地膜残存,实现增收、环保双赢。”墩阔坦乡党委书记杨富春表示。(通讯员:李敏 图/艾比班·克然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