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田亚东)新疆电 连日来,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的玉米地里,玉米秸秆打包机在田间轰鸣作业、来回穿梭,遍地的玉米秸秆被打包机“吞”下,经过除尘、压实、打包,变成一捆捆方方正正的秸秆包再被“吐”出来,成片摆放在田地中。
“每年在籽粒玉米采收完后,我们就赶紧联系打包机,对地里的秸秆进行打包,打好的包拉回去放着整齐,喂羊也方便,省心又省力,多余地卖给附近的牛羊养殖户,还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阿克吐尔村村民何中兴说。
玉米秸秆饲草化回收利用工作的推广,大大提升了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不仅减轻了秸秆焚烧、环境污染的压力,还实现了“变废为宝”,更能直接“变现”,增加村民的额外收入。
“通过秸秆打包回收,一亩地玉米秸秆能打包20个左右,刨去打包费用每个秸秆包能额外收入10元,每亩地增收200元以上,这些秸秆混合着饲料喂羊,可以减少养殖户饲草成本。”阿克吐尔村村委会主任马国成介绍说。
近年来,哈拉玉宫乡坚持把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作为推动畜牧养殖业发展、消除火灾隐患、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引导全乡广大农户通打包、打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升值,让秸秆摇身一变成为保生态、促增收的“香饽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通讯员:马丽娟 王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