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何军)新疆电 在尉犁县,有这样一位人民调解员,他退休不退色,淡薄名利、不求回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他就是房新良,已经68岁的他被群众亲切的称为“老房”,2010年从教育系统退休后志愿成为了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
心系群众,倾力调解促和谐
在调解工作实践中,房新良巧用村规民约、公序良俗,于情于理于法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总结提炼出“听、看、问、促、定”五步调解工作法,调解了一桩桩邻里矛盾、土地纠纷、家庭琐事、债权债务等问题,赢利了群众的信赖和认可。
“解决矛盾要一手靠热情,一手靠科学方法,见啥人说啥话、遇啥事用啥法。一个人一个性格,一件事有一件事的情况,同样是劳动争议纠纷,纠纷与纠纷之间也各不相同,就是要对症用法。”这就是老房这位调解能手的另一个“秘诀”。
13年来,他无怨无悔,积极投身到调解工作中,耐心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乡亲们亲切称他为“老房”。“老房”调解室自成立以来,成功有效化解辖区婚姻家庭、劳务、租赁等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起,涉及金额1000余万元。
精准普法,共筑法治根基
针对各族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特别是群众诉求表达方式难规范问题,老房按照“化解矛盾、普法先行”的思路,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向纠纷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纠纷化解全过程,促进群众形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
调解过程中通过“以案释法”“以调析法”,将矛盾调处过程变为群众学法明理的过程,把矛盾激化的后果呈现在双方当事人面前,用身边人、身边事生动直观地以案说法,让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中知悉所涉矛盾的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调解员,老房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并时时处处以案释法,矛盾纠纷化解到哪里,普法宣传就做到哪里,以守土有责的担当维护一方和谐,用真诚炽热之心传播法治力量。
从“心”出发,融情于理有办法
老房通过亲情、友情、乡情进行启发,除了讲法律,还要讲民情,讲究情法交融,因势利导,给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相结合、趁热打铁和冷处理相结合等方法,帮助双方当事人解开矛盾“心结”。
老房坚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真理正义,以事实为基础,兼顾法律效果、公序良俗,满怀真诚与耐心,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辨明是非,衡量反省自身行为,做到不厌其烦,苦口婆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强迫命令,不怕麻烦,解开当事人的思想疙瘩,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互相谅解的协议。
“只要群众需要我,我就会继续发光发热”老房坚定地说。老房在润物无声中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防范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近年来,尉犁县初步形成“信访+调解+诉讼+法律服务”运行机制和网格化服务中心“吹哨报到、分流转办”矛盾纠纷运转机制,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通讯员:母丽君)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