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田亚东)新疆电 天气转暖,在库尔勒市龙山生态防护林,今年春季种下的胡杨抽出新芽,长出绿叶,迎风挺立,生机勃勃。“这些树苗长势很好。”时常“跑山”的库尔勒市城乡防护林管理处工作人员说。
从1997年开始,库尔勒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让库尔勒绿起来”的口号,向荒山进军,向戈壁进军,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对荒山进行绿化。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取得了10万亩荒山绿化的成就,使库尔勒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在城市外围初步构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植一片绿,添一道风景
由于库尔勒市城市东郊的库鲁克山浅山区,霍拉山脉一带,地形复杂,土壤贫瘠,盐碱度高,植被稀少,成了风沙的策源地。每到春秋两季起风时,大量的沙尘降至市区,遮天蔽日,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为改善生态环境,每年春季植树节期间,州、市政府组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库部队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掀起春季植树绿化高潮。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宣传和动员,不断提高市民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市城乡防护林管理处还开辟了“三八林”“拥军林”“青年林”等林区,鼓励市民积极加入荒山绿化的行动中。

经过多年的造林实践和宣传教育,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理念已转化为库尔勒广大市民的具体行动,人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日益增长,爱绿、造绿、护绿的意识逐步加强。目前,参与荒山绿化义务植树的人员达到百万余人次,完成荒山绿化面积约10万亩,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营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
管一片绿,护一处家园
三分栽,七分管。栽树容易,更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养育林木成材。守护好、发展好这片林子,库尔勒市城乡防护林管理处担起继续闯关的重任。
在日常的管护工作中,他们练就千里眼、顺风耳,工作人员坚守在荒山秃岭间,他们通常也是发现报告病虫灾害、火灾隐患等情况的“第一人”。
除了日常巡护,工作人员还承担着苗木引种、驯化、补栽和修剪、试验示范及林业科技推广、毛管冲洗、施肥及对各水泵站的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等工作。摸清山上的、管住路上的、守住防护林改造建设的……如今,在众多生态护林员及专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荒山披上了绿装。

与此同时,在龙山各造林点上,龙山防护林修复工程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还投入节水滴灌造林技术与农用植保无人机,通过科技手段助力植苗造林,大大提高了造林绿化的效率。
“在长期有效管理和保护下,龙山的植被面积逐年增加,病虫害少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数量增长明显。”市城乡防护林管理处首部泵站站长韩文利说,他在龙山做护林员已有20余年,见证了荒山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林区环境逐年改善,林木质量显著提高,生态效益明显提升,生态文明理念更是深入人心。
弘扬龙山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
为了让荒山变绿州,库尔勒市立下愚公志,一代代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迎来荒凉之地的一片片绿意,更是造就了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龙山精神。
“把树种活太难了,不亚于养个孩子。这里干旱瘠薄,保水保肥性差,种树必需的土壤也是稀缺物。”韩文利说。
面对复杂山地绿化供水、荒山岩盘土壤条件等问题,他们扎根荒山戈壁,用脚步丈量着青山,守护绿水青山,一代又一代人开山增绿、背土上山、植树造林,用辛勤付出筑牢库尔勒市的生态屏障。
青山不语,绿色为证。如今,荒山戈壁“一年一变样”,越来越美丽。初夏的山区风光正好,绿海绵延,满目皆绿,凉爽宜人,一幅幅优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也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库尔勒市荒山绿化种植的胡杨、沙拐枣、柽柳、刺槐、大果沙棘、红枣等防护林和经济林约1450.4万株,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保存率达95%以上,使库尔勒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2.95%,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0.2%和39.09%,有效地降低了风沙危害,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热辐射,为推动库尔勒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以及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注入不竭动力。(通讯员:吴俊)
【责任编辑: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