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 >正文 当前位置: 教育

走好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之路

来源:胜春光郭运敏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2-09-27
字体:


       黄帝故里,双洎河畔,有一座美丽的校园,这就是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工学校,综合楼顶上的“工信技校工匠摇篮”八个大字特别醒目。


       922日下午,河南省工信厅原一级巡视员、工信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运敏应邀来到这里,为全校师生做了“立志成才强国有我”的专题报告。学校校长王春明,党委书记聂子明,纪检书记王素枝,省工信厅人事处王银生和150名师生代表在中心会场出席讲座,其他师生通过录像收听收看,专题讲座由聂子明书记主持。


       聂书记在致辞中说,今天是922日,明天就是24节气的秋分,意味着收获满满、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已经来临。在这欢庆丰收,喜迎20大之际,我们有幸请到了河南省工信厅原一级巡视员郭运敏同志为我们做“立志成才强国有我”的专题报告,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代表全校5000名余名师生员工对郭运敏厅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郭运敏在演讲中,首先和师生们一起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技能选手在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的重要指示。习总书记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郭运敏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努力办好技工教育,培养更多技能人才。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立志成才,强国有我。就是希望大家志存高远,成为新时代的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建功立业,作出贡献。


       我们在上期的微信中对郭运敏演讲中的“人生的三个特点”,“做人做事的八大智慧”和“赠送同学们的五大法宝”已作过简要的全面报道,为了满足广大网友的需要,本期将对人生的三大特点作重点介绍。

       一、人生的三大特点

       人生是个大问题,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书写人生的答卷,但是没有一份是相同的。古往今来,不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好像很清楚,但又觉得很神秘。我从自己70多年的人生经历中,感悟到人生有三大特点。

       一是人生旅途没有返程票,人生没有回头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有一天,他的几个学生向他请教人生的真谛。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

       苏格拉底吩咐说,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

       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个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个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个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回头路,人生没有返程票,人生没有后悔药,人生没有删除键,人生就是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二是人生的过程是分不同阶段的。这正如大圣人孔子对他一生所作的总结时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本领,学会做人做事最宝贵的时间,这大约到二十多岁为一个阶段,其中十五岁前后特别关键,也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你们现在所处的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三十而立立什么?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来概括。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人到了四十岁,在经历了许多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到这个年龄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烦恼,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四十岁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是人生辉煌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指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开来,就是指必然性或命运。这时候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大体基本轮廓依稀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应该不变了。到了五十岁,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

       六十而耳顺,人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生气,心里依然平静。不管听到什么言论,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激动,冷静地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绪顺应客观环境,顺应事物规律。学会不暴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达到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境地。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很简单,就是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就是不能违反规矩。那么,应该怎样去做,我认为应该是: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要随遇而安,但必须遵守规矩。

       三是人生的需求是分不同层次的。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大要求。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1、生理需求,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等; 2、安全需求,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3、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等;4、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5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 

       他说,我讲了人生的三个特点,主要是想让同学们做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时有一个参考。人生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简单的说,人的一生只有三天,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不少人往往忘掉昨天,盼望明天,而忘记了最重要的恰恰是今天。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不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记住从今天开始,从我开始。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成功而辉煌的人生,那么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其实人生既复杂又简单,我看人生在世就是四个字:做人做事,做人是根本,做事是结果,做人是铺路,做事是走路。路铺的平,铺的好,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做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没有修练好,其他都是空话。在这里我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你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立大志才能干大事,干大事不是当大官,发大财,而是要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大的贡献。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要有爱国情,强国梦,报国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是希望你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和实干精神,志存高远就变成了好高骛远,志大才疏,那就将一事无成,甚至会误事误国。

       三是希望你们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一技之长,能动天下。大家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练就自己的独门绝技,也就是“绝活”,努力成为业内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甚至成为大国工匠。


       郭运敏在演讲中,还根据他40多年来对成功企业家的经验和自己的人生感悟,向同学们讲解了做人做事的八大智慧,既讲道理也讲方法,既讲了要坚持的正确方向和路径,也讲了防止出现的歧途和陷阱,还讲了怎样开启成功人生的五大法宝。


       最后,他语重心长的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是时代的骄子。在迈向第二个100年的新征程中,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使命和担当,将历史的落在你们的肩上,前程光明,大有可为。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负韶华,奋力拼搏,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你们将用汗水,用智慧,用奋斗,用青春去谱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母校,无愧于父母,也无愧于你们自己的绚丽篇章。


       聂书记在总结讲话中说,郭厅长的讲座深入浅出,富有哲理,生动形象,我们听后耳目一新,可以说如沐春风,如淋春雨,许多经典的案例值得我们深思。他在演讲中提出的人生三大特点,做人做事的八大智慧和开启人生的五大法宝,体现了一个党的老同志对广大师生的殷切期望。会后,全体师生要认真收听收看讲座录像,组织讨论,消化吸收,并以此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固根基、补短板、提亮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以优异的办学成绩,向党的20大献礼。

【责任编辑:周勇 】